影片以极致的性格塑造出人生的力量与价值。影片以家庭与爱为主,不论在叙述方式上,和在对情节的描写上,都有可圈可点之处。
韦一航是个肿瘤病人,随时都有可能肿瘤复发,因为得了肿瘤,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负担,有时候还会产生肿瘤复发的错觉。而他的父亲和母亲,因为要为他治疗,省吃俭用,还要顾及他的心情,对他处处忍让,一天天的愧疚,压得他透不过气,导致他的性情越发的内向。易烊千玺在表现这个人物时,一直都是佝偻着身子,目光闪烁,给人一种极度不信任的感觉。在他看来,自己就是一个被世人遗弃,被世人所遗忘的人。在与病人朋友的交流会上,他的怒火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,与外部世界的激烈抗争,暴露出了他内心深处的对生活的渴望,韦一航一直以来都被压制得很厉害。
他表面上的虚伪,行动上的不一致,都只是一种自我保护,他会用自己奇怪的举动和态度来表达自己的反对,再加上他始终保持着的驼背,让他对外部世界有着一种极度的反抗,这些都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的复杂和深刻。可是,一位少女的到来,却让这个被封锁的世界,有了一丝缝隙。而她的个性,则是一个非常阳光、非常乐观、非常坚信平行宇宙的人。后来,她又带着他,做了一些他一直不敢做的事情,慢慢地,他也慢慢地发生了变化,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了很大的兴趣,不再像以前那样垂头丧气,而是充满了活力。
全片围绕着韦一航的成长展开,其中家庭的能量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,但也有一段感情推动着他最后的蜕变。唯一欠缺的,就是那种压迫感,如果一开始就被压制住了,那么当他将自己的情绪完全爆发出来的时候,就能给人一种莫名的快感。他的父母对韦一航的感情也是不同的,他对妈妈更多的是依赖,比起他的爸爸,他们的关系要好很多,而且妈妈对他的照顾也要明显的多,从准备癌症的日常饭菜,知道他的情况可能会加重,到晚上的谈话都很少,这些都可以看得出来。
而一个父亲,从来都不会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出太多的情绪,从这部戏中,我们也能看出,韦一航一开始跟自己的父母之间,就存在着一种矛盾,这也是一个处于叛逆阶段的年轻人,对于自己的父母,会产生一种情绪上的变化。这一点,从他对自己父亲雕像的无动于衷就能看得出来。当他的父母知道他冒着生命危险,也要做实验的时候,两人之间的矛盾终于到了极点。但最终,在对人物的升华上,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欠缺。如果能将人物的挫折、愤怒和暴躁,提升到一种对生命更高的认识上,就会让影片传递出更多的东西,所要表达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,而不再只是一个人的欲望和爱情。
而韦一航的梦却是他下意识追求的对象,最初,他憎恶自己,憎恶世间的不公正,对周遭的事物抱着一种被动逃避的心态。他对外部世界的抗拒,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抗拒上,与自己的父母,与自己身边的一切。韦一航与自己的双亲的矛盾在这一刻到达顶峰,在这场冲突中,他也将面对与主角失之交臂的局面。马小远的到来,就像是给他开启了一道大门,让他想要离开这里。因为喜欢她,所以他才会接受她。在大雨中忏悔的镜头暗示了他试图摆脱自己,重新开始寻找自己的道路。
在这个过程中,他和自己的父母发生了矛盾,但在马小远的鼓励下,他终于鼓起了勇气,踏上了寻找自己的道路。韦一航的爸妈用视频跟他说,即使没有他,他们也能过得很好,这样两人的关系才得以缓和,也就是说,两人都可以接受失败。同时,她也通过自己的妈妈,将电影的主旨,说了出来:“每个人,都会有离开的时候,也都会有恐惧,而我们最好的办法,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。”
而这一幕中,最感人的一幕,就是一个刚刚死了孩子的父亲,在吃外卖的时候哭了出来。自己的闺女在世的时候,从来都是一副已经吃完的样子。可是现在,她却抱着一个落款是“女儿”的盒子,他心里所有的悲伤都在这一刻倾泻而出。影片里有四个不同的家族,他们在面临死亡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各不相同,但是总体来说,他们所要传达的是一种治愈。相比于病人,病人的家属更需要帮助。他们不仅要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,还要照顾病人的心情,更重要的是,他们要学会接受“失去”。
在影片中,小红花象征着希望与勇气,影片最后以身上涂着小红花的绵羊的形象来展现,暗示着导演希望将这份希望和勇气传达给了广大群众。每个心怀希望的人都配得上一支红色的小花朵。每个遇到困难的人,都需要有这样一株小红花。